【思政实践】做好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发布时间:2024-01-24 11:45:09 来源:小九直播app下载安装/腿类
2017年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白准确地提出切实构建“资助育人质量提升体系”的任务要求。新时代新征程赋予高校资助育人以新的内涵,构建高校资助育人体系也具有了更加坚实的基础和迫切的要求。立足“深度”,深刻认识资助育人的重要价值、着眼“广度”,将育人理念贯穿资助工作全过程、致力“效度”,以创新举措提升资助育人实效,既是高校做好新时代资助育人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不断加大资助力度、全方面推进精准资助、切实发挥资助育人功效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三大任务。随着我们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资助育人的重要性越来越得以凸显,资助育人的重要价值越来越需要被认知。资助育人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教育公平,事关民生福祉,是一项惠民生、合民意、暖民心的重要工作。包括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受助学生群体在内的广大青年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后备力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代代青年紧跟党走、接续奋斗,青年自身的现代化水平直接影响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任务的实现。由此,我们要从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政治高度深刻认识高校做好资助育人工作的社会价值,要从实现现代化强国奋斗目标的现实角度深刻认识高校做好资助育人工作的激励价值,要从促进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主体维度深刻认识高校做好资助育人工作的个体价值。这是做好新征程上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认识基础和逻辑前提。
高校是教书育人的主战场,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强调,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因此,高校应当深度发挥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把资助育人导向贯穿“奖、助、勤、贷、免、补”等资助工作全部内容,把资助育人理念贯穿每项资助工作的全过程。在各级各类奖学金的评定过程中,要彻底摈弃“单一学习成绩论”,公平公正考察学生的道德品质、学习成绩、社会实践、科学技术创新、社会实践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以此培养激励学生砥砺奋斗、全面发展;在国家助学金申请评定环节,深入开展感恩励志教育,激励学生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教育引导学生做到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有机统一;在勤工助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深入开展劳动教育,着力培育学生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增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在国家助学贷款申请办理工作中,深入开展诚信教育,培育学生诚信意识和契约精神,教育引导学生诚信守约做人、依法依规做事;在基层就业、应征入伍学费补偿贷款代偿等工作环节中,深入开展成才观教育,培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就业观,引导学生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奉献青春力量,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
育人实效是高校资助育人的最终目的和价值旨归,创新资助育人方式方法是不断的提高资助育人实效的关键之举。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了“创新资助育人形式”的具体实际的要求。新征程上加强资助育人工作,不断的提高资助育人实效,就要不停地改进革新资助育人形式。一方面积极搭建资助育人平台,开展好主题教育活动。以育人平台和主题教育活动为依托,通过主题报告、专家讲座、典型宣讲、专题讨论等多种形式,面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受助学生群体,积极探索信仰资助、就业创业资助、素质资助、人文资助等资助育人新模式。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尤其要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和沉浸式教育的方法,不断的提高学生的获得感,推动资助育人工作走深走实。另一方面要紧跟时代变化,做好育人融合大文章。资助育人不应是单一式教育,要积极“走出去”融合党史教育、红色教育、“两创”教育、社会实践、素质拓展等育人元素,做到联通互融,形成育人合力,打通学生成长成才的“最后一公里”,补齐学生成长成才短板,以此来实现学生从“能上学”到“上好学”的根本转变。
- 上一篇: 热点 资助只是手段目的是育人
- 下一篇: 清镇“农头企业”种猪场上榜国家级生猪中心育种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