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小九直播app下载安装免费/整鸡

小九直播app下载安装免费/整鸡

农林牧渔——养殖业——肉鸡养殖行业分析

发布时间:2023-09-29 01:51:56 来源:小九直播app下载安装免费/整鸡

  9.2 餐饮连锁化率提升加速,叠加疫情影响将加速个体餐饮出清,有望提振标准化食材需求

  9.4 鸡肉类连锁快餐已成主流:鸡肉类快餐品牌迅速扩张,带动对鸡肉及鸡肉深加工食品的需求

  10.6 公司制作模式由“公司+农户(或家庭农场)”向“公司+基地+农户(或家庭农场)”等方向转变的趋势

  13.221 养殖模式: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或家庭农场) ”的养殖模式进行黄羽肉鸡养殖。

  从事肉鸡养殖的行业。主要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有温氏股份、圣龙发展、立华股份、仙坛股份、湘佳股份。

  肉鸡养殖行业位于产业链的中游位置。 从肉鸡养殖产业链来看,上游主要由饲料与动保行业构成, 肉鸡养殖行业处于产业链的中游位置,下游主要由屠宰加工行业与肉制品行业构成,最终产品流向终端消费市场。

  我国肉鸡最重要的包含白羽鸡、黄羽鸡与 817 杂鸡。作为进口品种,白羽肉鸡属于快大型肉鸡,全身羽毛均为白色,体型呈丰满的元宝形,具有生长速度快、出肉率高、生产所带来的成本低等特点,但该品种抗病能力较弱,口感欠佳。白羽鸡生长速度快,一般 45 天即可出栏, 料肉比为 1.6 左右,在所有肉鸡中比值最低。基于白羽鸡的相关特点,白羽鸡主要面向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连锁企业销售。相比而言,黄羽鸡是由我国优良的地方品种杂交培育而成的优质肉鸡品类,国产率近 100%,具有体型较小、抗病能力强、肉质鲜美,价格较白羽鸡贵等特点,生产周期较长且成本比较高,主要面向家庭、企业和事业单位食堂与酒店的消费。黄羽鸡按品类又可进一步分为快速型、中速型与慢速型。相较于中速型和慢速型而言,快速型黄羽肉鸡的生长速度较快,出栏天数在 45-65 天之间,且料肉比较低,维持在 1.80-2.60 左右。除了白羽鸡与黄羽鸡之外,肉鸡品种中还包括 817 杂鸡。817 杂鸡即采用大型肉鸡父母代的公鸡与常规商品蛋鸡进行杂交,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型肉用鸡品种。该类鸡生产的门槛低、易操作、成本较低,但由于没饲料标准,出栏的料肉比参差不齐,且养殖风险较大。 817 杂鸡目前大多数都用在地方特色鸡制品,如扒鸡、烤鸡、熏鸡等。

  从历史数据来看,肉鸡和生猪价格受其生长周期、存栏量、饲料价格、市场供求等多种因素影响,呈现出较强的周期性波动特征。造成肉鸡和生猪价格周期性波动的根本原因是供求关系的变动:当价格较高时,养殖户/企业为增加盈利,进行补栏,由于畜禽产品有相对固定的生长周期,市场供应增加具有一定的“时滞效应”,其价格在一定时期内仍然保持高位;但是随着出栏畜禽逐渐增加,市场供应增加最终将导致供过于求,畜禽价格回落;在畜禽价格回落至低点时,养殖户/企业出现亏损或微利状态,于是逐步减少养殖量,最后导致供不应求,畜禽价格再次进入上涨周期。上述变化规律最终使得我国肉鸡和生猪价格呈现周期性波动。肉鸡和生猪价格周期性波动导致养殖行业利润率水平呈现周期性波动,突发性疫情(例如禽流感疫情、非洲猪瘟疫情、新冠疫情等)也可能打断或加剧上述周期性波动。

  以黄羽鸡养殖行业为例,行业周期体现为“供给不足——黄羽鸡价格持续上涨——养殖规模扩大——供给过剩——黄羽鸡价格下降——养殖规模缩减——供给不足”的循环。由于行业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小规模养殖企业及散户一般依据短期内市场行情报价走势进行投资决策,易受市场趋势影响, 因此易引起市场供给过剩或不足,最后导致市场行情报价下跌或上涨。同时由于黄羽鸡养殖周期性,从调整养殖规模到市场供给变化之间具有一定的时间差,因此上述价格循环呈现较久的周期性。近年来,随着环保整治力度和土地资源管理力度的加强,黄羽鸡养殖的市场准入门槛已经在提高,加上行业规模化程度的提升,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对周期性有所缓解。另外,禽流感等突发疫情也会在短期内导致市场供给及需求产生较动,从而对市场行情报价产生较大影响。 2019年受非瘟疫情影响,禽类产品的替代性作用凸显,黄羽鸡行业大幅扩产增量,市场供应量明显地增加,导致供需关系失衡,价格在第四季度迅速回落,行业陷入低谷期。伴随而来的是2020年初新冠疫情的爆发和蔓延,社会餐饮消费低迷,加之行业增量具有上冲惯性,整体供大于求,黄羽鸡市场行情低迷。2020年二季度起,大宗原料价格持续上行,带来养殖行业成本压力提升,叠加消费需求恢复没有到达预期、猪肉价格大大下滑等因素影响, 2021年黄羽鸡行业仍普遍亏损。部分中小养殖企业及散养户选择退出,从行业统计和商品肉鸡行情端数据分析来看, 2021年四季度起行业产能去化呈现一定的效果。

  我国黄羽鸡消费市场以两广(华南)、云贵川渝(西南)、两湖、江西(华中)等长江以南地区以及江苏、浙江、安徽、上海等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主。近年来呈现出传统消费市场消费水准不断提高、北方等新兴消费市场快速发展的格局。黄羽鸡生产及消费由南向北延伸的途径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传统消费区域的黄羽鸡企业通过设立子公司等形式向北方新兴消费市场扩张;第二,传统消费区域的黄羽鸡企业向北方区域企业销售父母代或商品代黄羽鸡雏鸡;第三,北方黄羽鸡养殖企业生产规模扩张。另外,传统消费市场在具体品种的消费习惯上也存在差异:两广地区以慢速鸡为主,长江中下游地区中速及快速鸡占比相对较高。

  由于温度、湿度、光照等调节设备在大规模养殖企业中的广泛运用,季节性影响对畜禽养殖生产效率的影响已经很小。季节因素对于畜禽养殖行业的影响主要与消费者消费习惯有关:通常情况下第三、四季度畜禽产品消费量相对略高。

  我国肉鸡养殖行业集中化程度相对较低,规模化养殖场数量相对较少。我国黄羽肉鸡行业的规模化经营起步较晚,目前其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与此同时,我国肉鸡行业养殖环节的行业集中度总体呈逐步上升的趋势。首先,由于市场容量随肉鸡代次递延呈现逐级放大趋势,行业集中度则随肉鸡代次递延而下降,即祖代肉种鸡养殖集中度大于父母代肉种鸡,父母代肉种鸡养殖集中度大于商品代肉鸡。其次,由于各级政府对于规模化养殖、集约用地等政策及产业发展要求逐步的提升,肉鸡养殖环节集中度呈逐步提升趋势。

  经营业务集中于种鸡养殖、商品代肉鸡养殖或屠宰加工等单一业务环节的企业,容易受原材料价格、疫病、市场情况、消费者心理等因素的影响,业绩容易出现周期性或突发性的波动。一体化经营企业在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能够有效规避产业链内部的风险, 降低企业业绩大幅波动的可能性,增强了企业经营的稳定性与安全性。随市场与行业的发展,国内实力较强的祖代肉种鸡、 父母代肉种鸡、商品代肉鸡养殖企业逐渐向下游延伸至屠宰加工业务,大型肉鸡屠宰加工企业也开始向上游延伸,涉足肉鸡养殖业务。

  随着我国居民对鸡肉需求的稳步增长,以及下游屠宰加工企业之间规模化程度的提高,同时为了增强行业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未来我国黄羽鸡养殖行业集约化、规模化以及产业链的纵向延伸趋势将愈加明显。

  目前我国黄羽鸡产业的标准化程度还比较低,在推进标准化发展的过程中还面临着一些问题:比如鸡舍内设备设施的标准化水平普遍不高,尤其是对鸡舍内温度、湿度等内环境的调节能力较差,养殖环境有待改善,综合管理水平有待提升。近年来,随着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及国家对规模化、标准化养殖的支持力度逐步加大,很多黄羽鸡养殖企业出于质量控制、疾病防控等因素考虑,逐步将传统的“公司+农户” 养殖模式向“公司+合作社+农户” 、“公司+基地+农户” 等组织方式转变。

  黄羽肉鸡的生产和消费分布区域性特征明显。广东和广西是我国黄羽肉鸡生产排名第一、第二的主产省份,也是主要的消费地区;其次,江苏、浙江、安徽也有较大的生产和消费市场;我国北方区域由于消费习惯等原因, 黄羽鸡消费量相对较少,消费习惯有待进一步引导。近年来,黄羽肉鸡市场向长江中上游等华中方向延伸的速度持续加快。湖北、湖南、四川等地黄羽肉鸡的生产能力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黄羽肉鸡消费市场逐渐成熟。同时,两广以外的黄羽肉鸡生产企业持续推进自主品种的开发选育工作,另外,部分黄羽鸡养殖龙头企业开始在北方市场尝试进行市场拓展,如温氏股份及本公司已经在山东、河南等地设立子公司,并开发了适应北方市场养殖环境及消费习惯的黄羽鸡品种,积极引导部分北方省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

  根据畜禽养殖企业所覆盖产业链,畜禽养殖行业经营模式可分为单一业务环节经营模式和一体化经营模式两种。

  单一业务环节经营模式按照所专注的产业链,可以分为祖代种鸡养殖、父母代种鸡养殖、商品代种鸡养殖,饲养规模相对较小,承受原材料价格波动、疫病及产品价格波动等风险的能力较差。单一业务环节经营模式多见于产品品种较为单一的企业,例如部分白羽鸡养殖企业。

  肉鸡养殖、饲料生产、屠宰加工分散运作既增加了经营波动风险,也增加了鸡肉食品安全控制的难度。在此背景下,部分企业开始发展一体化经营模式。 一体化经营企业通过覆盖种鸡养殖、雏鸡孵化、饲料生产、商品代肉鸡养殖、屠宰和鸡肉加工等业务环节,形成了从种鸡养殖到鸡肉产品加工的完整产业链,从而将分散的多个生产环节有效整合, 纳入企业的一体化管控体系,形成企业可持续性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有效减少市场供求波动对肉鸡养殖连续性、稳定性的不利影响, 将个别生产环节不利的市场影响因素转化为企业生产计划实施的内部管理问题,使整个生产流程可控, 最终使企业取得最佳收益。 另外,一体化经营企业通过产业链条的无缝对接, 有利于建设食品安全可追溯管理体系, 保证所产鸡肉产品质量的安全可靠。该模式对企业投资实力要求较高、运营成本较高,行业内只有拥有一定资本实力和行业经验丰富的企业采取该模式。目前大部分黄羽鸡企业均采取了一体化经营模式。

  按照养殖环节的具体生产模式,畜禽养殖行业经营模式又可分为自主养殖模式和合作养殖模式两种。

  自主养殖是指企业自建养殖场、雇佣养殖工人,进行工厂化管理。该模式有利于企业集中控制养殖环节,能够统一进行防疫,充分保证产品质量。但自主养殖需要企业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养殖场建设,同时难以充分调动养殖工人的生产积极性与责任感。

  合作养殖是指企业向农户提供畜禽苗、饲料、药品及技术指导等,农户负责日常管理,企业负责产品回收。企业与农户之间并非雇佣关系,而是合作关系。 畜禽苗、饲料及药品等物资的所有权并不发生转移,均归企业所有。在养殖过程中,企业与农户按照统一价格结算养殖费用,承担产品价格波动所带来的市场风险。

  在传统的“公司+农户” 的模式下,双方的合作优势都得到了充分发挥,有效地推动了畜禽养殖行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根据中国畜牧业协会禽业分会调研了解,在两广市场, “公司+农户” 模式养殖的黄羽鸡占总市场供给量的 80%以上。然而近年来,单纯的“公司+农户”模式也暴露出较多问题。比如在市场行情出现较动时,由于合作双方在市场行情等信息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对称,一方不遵守合同的现象时有发生,并导致公司与农户之间的经济纠纷;实际操作中,企业对于农户养殖过程难以做到完全监督及控制,畜禽防疫、饲料使用等环节可能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隐患。因此,为避免传统“公司+农户” 模式的弊端,行业中部分企业率先探索并实行了“公司+合作社+农户” 、“公司+基地+农户” 等创新合作养殖模式。

  “公司+合作社+农户” 模式是指企业负责协助农户搭建棚舍等,并向农户统一提供饲料、 畜禽苗、药品、疫苗及相关技术指导,在养殖周期结束后按照约定回收农户产品;农户负责按照公司要求进行畜禽的养殖,并在养殖周期结束将产品交还给公司;合作社作为农户的自治组织,负责开展畜禽苗、饲料、产品等的运输工作,并在公司统一指导与监督下开展防疫服务、风险基金管理。相对于简单的“公司+农户” 的合作模式, “公司+合作社+农户” 模式着重突出了合作社在合作养殖中的纽带作用,即一方面协助贯彻企业的养殖防疫及质量控制要求,另一方面作为农户合作组织,为农户养殖提供各种便利扶持以及风险管理工作。

  “公司+基地+农户” 的合作养殖模式,即公司统一提供畜禽苗、饲料、养殖场所、药品疫苗等,将畜禽苗交予农户在公司养殖场进行养殖;农户按公司养殖流程接受饲料供应、防疫、技术指导和封闭管理;养殖周期结束,公司按农户养殖成果支付农户养殖收入。相对于简单的“公司+农户” 的合作模式, “公司+基地+农户” 模式能够将农户集中在特定的养殖场之中,进行封闭统一管理,有利于统一进行严格的防疫,适用于生猪等大型牲畜养殖。

  肉鸡养殖行业位于产业链的中游位置。 从肉鸡养殖产业链来看,上游主要由饲料与动保行业构成, 肉鸡养殖行业处于产业链的中游位置,下游主要由屠宰加工行业与肉制品行业构成,最终产品流向终端消费市场。受鸡价周期波动的影响,以立华股份、圣农发展与益生股份为代表的中游肉鸡养殖企业的毛利率与净利率波动较大。位于上游的动保行业平均毛利率与净利率分别在 25%-65%与 9%-25%之间,盈利能力整体高于上游的饲料行业。下游的屠宰行业受中游养殖行业的影响较为明显,平均毛利率与净利率分别在 7%-10%与-5%-5%之间,盈利能力整体低于下游的肉制品行业。

  猪肉与鸡肉需求存在一定的替代性,猪价上升有望推动鸡肉价格上涨。在我国畜禽类消费市场中,猪肉与鸡肉分别是我国居民的第一大与第二大消费品类,二者在需求上具有一定的替代性。由于猪肉与鸡肉的需求存在替代性从而使猪价与鸡价之间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传导路径为“猪价提升—居民对猪肉的消费量减少—对禽类的消费量增加—鸡价提升”。

  上业是作为饲料原料的玉米、大豆等农产品种植行业、祖代肉种鸡养殖行业和疫苗药品生产行业等。

  本行业的发展将带动上业的发展,本行业的规模化程度快速提升也将推动农产品种植行业、祖代肉种鸡养殖行业和疫苗药品生产行业向规模化和市场化转型。同时,上业的发展也会影响本行业的发展。

  下业主要为屠宰行业、食品加工行业、禽肉批发市场及超市等。近年来,由于下游企业发展迅速,使得其与畜禽养殖行业规模化程度较低的矛盾日益加剧。下游龙头企业需要大量、稳定、质量安全的畜禽肉类供应,但目前可以满足其需求的畜禽养殖行业企业数量较少,某种程度上阻碍了下游企业发展。同时,下业的需求将会推进畜禽养殖行业规模化程度和集中度的提高。下业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对肉类产品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有利于对全产业链控制企业快速发展。只有全面全程控制才能真正对消费者负责,一体化经营模式将成为黄羽肉鸡行业发展的主流。

  近年来,黄羽肉鸡和生猪养殖行业的利润水平呈现波动态势,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饲料原料成本,主要是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材料价格波动;二是黄羽肉鸡和生猪市场价格的变动,主要是受宏观经济、疫情、消费信心等因素影响

  中国肉鸡行业的市场化程度高、竞争充分,行业集中程度相对较低,大量散养户存在“价高进入,价贱退出”的现象,影响市场供给量的长期稳定性,导致行业供需匹配呈现出较大的周期性波动,从而造成产品价格的较动。

  从人均鸡肉消费量的角度来看,目前我国人均鸡肉消费量不足 10 千克, 相较于美国接近 50 千克的人均鸡肉消费量,我国仅为美国的 1/5; 从全球来看,我国人均鸡肉消费量也处于全球较低水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1/2。据 FAO 数据显示,中国大陆地区人均鸡肉消费量也远低于中国台湾地区的 33 千克和日本的 18 千克,人均鸡肉消费量长期增长空间大。

  2016 年以来, 由于我国商铺租金大幅上涨以及人员工资提升,餐饮店利润空间大幅被压缩,倒逼餐饮门店连锁化率提升。同时, 基于外卖兴起、餐饮供应链的优化和门店管理能力提升等因素, 连锁餐饮店运营效率提高,连锁餐饮店快速复制能力提升。 根据《2021 年中国连锁餐饮行业报告》, 2018-2020 年我国餐饮连锁化率从 12.8%增长至 15.0%,行业连锁化率在逐年提升。然而,目前我国餐饮连锁率化仍远低于美国的 54%和日本的 49%,未来有较大幅度的提升空间。与此同时, 连锁餐饮企业对标准化程度较高的餐饮半成品需求较大,因此在仅考虑餐饮连锁化率提升的情况下,亦有望推动未来对餐饮行业半成品需求的持续增长。

  2010 年全国餐饮业收入1.76 万亿,到 2021 年增长到4.69 万亿, 年复合增长率为 9%,而根据中国烹饪协会五年( 2021-2025)工作规划,预计“ 十四五” 时期我国餐饮业收入年平均增长 10%以上。考虑到近年来中央厨房模式兴起,深加工 B 端渗透率快速提升,以及疫情催化下 C 端增长也明显提速。

  目前国内深加工市场 B 端与 C 端规模比例约为 8:2,其中 B 端餐饮企业是主流。由深加工企业的运作类似中央厨房模式,能够很好解决门店后厨面积过大、人工成本过高的餐饮业痛点,餐饮企业对其需求旺盛。

  从需求角度出发,“深加工+餐饮” 的 B 端外部央厨模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有望为深加工食品带来极大的 B 端渗透空间。而“更懒”、“更忙” 的社会现状也有望带来 C 端高速增长的前景。特别是 C 端低价格弹性给深加工企业带来了更大的利润空间。对比外卖,深加工食品不仅具有外卖方便快捷的属性,更在健康美味、操作体验感等方面更胜一筹,更具性价比。 而且从一定意义上讲,外卖也是深加工下游餐饮渠道之一,实际并不会对深加工食品造成大量挤出。总体来说,深加工行业有望受 B 端和 C 端需求高增长的催化,行业空间有望快速扩容,持续保持高速成长。

  从供给端看,冷链物流的发展进一步完善了深加工产业链的基础设施。家用冰箱、微波炉等电器的普及也为深加工食品推广提供了基础条件。 新兴的新零售模式不仅拓宽了深加工食品的销售渠道,也加速了消费者教育。此外,在疫情催化下餐饮企业陆续下场布局,为行业带来了极大的市场关注度, C 端市场培育的脚步进一步加快。因此深加工行业在供需两端催化下有望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未来市场空间广阔。

  肯德基、麦当劳等连锁餐饮企业通过渠道下沉抢占市场,实现规模化倍速发展,餐饮连锁化率不断提升。近年来我国快餐连锁店发展态势迅猛,2015-2019 年我国连锁餐饮企业总门店数从 2.37 万个增加至 3.44 万个,年均复合增速达到 9.7%,2015-2019 年我国连锁餐饮企业收入从 1,526.61 亿元增长至 2,234.5 亿元,年均复合增速为 10%。 总体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其中,鸡肉类快餐连锁品牌的规模扩张贡献了重要力量,在 2020-2021 年度排名前十的全国快餐店中,共有 5 家快餐店以肉鸡类食品为主,其余 5 家亦提供肉鸡类相关产品,核心原因在于我国禽肉产品较为成熟、稳定的供应链。随着餐饮供应链食材标准化和商超经营业态升级,鸡肉加工制品在鸡肉总产量中的占比有望逐渐提升,鸡肉制品行业的规模扩张有望加速。

  “健康中国”已上升为国家战略。随着社会的发展,饮食健康已从“食饱阶段”、“食好阶段”升级至“营养阶段”。我国健身人群数量增长迅速,据《2020 中国健身行业数据报告》,我国的健身人群在 2020 年达到 7,029 万人,相较 2019 年同比增长 3.19%。在 14 亿的总人口基数下,中国的健身人口渗透率为 5.02%,尽管相比美国的 15.2%有着约 3 倍的差距,相比欧洲平均水平的 8.1%也还有着 1.6 倍差距,但从趋势来看,中国同美国、欧洲的差距在逐渐缩小。在运动健身人群的年龄分布中, 2020 年中国 18-25 岁人群占比 19.8%, 25-35 岁人群占比 43.3%, 18-35 岁合计占比 63.1%。健身人群主要以增肌肉和减脂为主,随着健康饮食观念的深入,鸡肉产品凭借其高蛋白质、低脂肪、低胆固醇和低热量的特性,深受健身人群钟爱,健身人群的增长以及健康意识水平的提高将成为鸡肉消费增长的重要动力。

  近年来,我国人均鸡肉和猪肉消费量持续上升。但是,我国农村与城镇人均鸡肉和猪肉消费量存在一定差距。未来,随着我国城镇化的推进,肉鸡和肉猪消费需求仍具有一定提升空间。

  此外,与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人均鸡肉和猪肉消费量差距仍很大。未来,随着我国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我国鸡肉和猪肉消费市场空间将随之增长。

  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大背景下,随着农民工工资的快速增长,以及农民工就业条件的不断改善,相比之下,从事小规模家庭农业生产的劳动强度相对较高、收入相对较低,使得年轻一代农民从事小规模家庭农业生产的意愿有所减弱,并由此导致散养或中小规模畜禽养殖的机会成本大幅提高。此外,近年来,疫情多发导致产品价格大幅波动和养殖风险增大,使得从事散养或中小规模畜禽养殖的收益波动性大幅增加,加速了散养户退出。

  近年来由于规模化养殖、集约用地等政策及产业发展要求,肉鸡养殖环节集中度呈逐步提升趋势。从整个产业链来讲,肉鸡养殖产业越往上业集中度越高,即祖代肉种鸡养殖集中度大于父母代肉种鸡,父母代肉种鸡养殖集中度大于商品代肉鸡。具体到白羽肉鸡行业,祖代肉种鸡养殖企业经过十多年激烈的市场竞争,已从 1994 年的 40 家整合至 2018 年的 13 家。对于黄羽肉鸡行业而言,随着国家对食品加工行业的产品质量和安全监管逐渐加强,对动物疫病防疫、产品质量卫生的要求日益严格,黄羽肉鸡由活禽销售转向屠宰加工,亦趋向规范化和集中化。随着盈利波动过程中大量中小型企业或者小养殖户被迫退出行业竞争,以及大企业利用“公司+农户(或家庭农场) ”或者“公司+基地+农户(或家庭农场)”等模式扩张、延伸产业链以及加强大企业间的强强联合,行业集中度提高的趋势明显,区域龙头企业市场份额越来越大。目前行业处于资源整合阶段,这个阶段企业的竞争关键点体现在产能扩张速度、成本控制能力以及食品安全控制能力,而其中扩张速度将是未来抢占市场的先决基础。

  随着市场前景持续向好与行业快速发展,国内实力较强的父母代黄羽肉种鸡、商品代黄羽肉鸡养殖企业逐渐向下游延伸至屠宰加工业务,大型肉鸡屠宰加工企业也开始向上游延伸,部分企业也开始涉足肉鸡养殖业务。相对一体化经营而言,经营业务集中于黄羽肉种鸡养殖或商品代黄羽肉鸡养殖或屠宰加工的单一业务环节,容易受原材料价格、疫情、市场情况、消费者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出现周期性或突发性的波动。特别是在面对类似 H7N9 疫情等突发事件时,一体化经营的大企业凭借着雄厚的资金实力与全面的疫病预防机制,可以有效地化解风险,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而散养户往往因亏损严重后选择退出,或加入“公司+农户(或家庭农场) ”模式,进一步促进了行业规模化水平的提升。 一体化经营在扩大企业规模的同时,有效整合、消除了产业链内部的风险,避免了企业业绩波动,增强了企业经营的稳定性与安全性。该等扩张模式导致大型黄羽肉鸡养殖及屠宰加工企业面对的竞争从单一环节竞争向一体化经营竞争转变。

  黄羽肉鸡行业是我国家禽养殖中的特色产业,近年来已成为我国畜牧业发展中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但是我国黄羽肉鸡产品加工比例较低。由于肉鸡养殖企业的经营业绩容易受到宏观经济形势、行业周期性供需变化、动物疫病、产业政策等因素的影响而呈现较动,特别是 2013 年 4 月至 2014 年初,以及2017 年上半年受 H7N9 疫情等的影响,活鸡销售为主的黄羽肉鸡行业陷入深度困境,行业经过大幅缩减产量后黄羽肉鸡价格才有所回升。至此,业内较多企业已经认识到企业需要随着国家大力推行冰鲜上市的发展趋势以及人们消费观念的逐渐转变而顺势转型。因此,部分规模化企业借助电商快速发展的趋势,大力发展冰鲜产品,不断提高品质,努力打造业内冰鲜品牌,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希望通过发展冰鲜产品增加新的盈利增长点和增强抗风险能力。

  根据《中国禽业发展报告(2018 年度)》, 2014 年以来国家及地方层面纷纷推进“规模养殖、集中屠宰、冷链配送、冷鲜上市”16 字方针,完全依赖活禽交易的黄羽肉鸡产业开始转型。但由于国内黄羽肉鸡养殖体量大,冰鲜鸡加工技术有待完善,特别是喜欢采购活禽的消费习惯短期难以改变,因此在提出转型的前几年,产业转型速度缓慢。近几年,黄羽肉鸡产业逐渐发生积极变化,一方面企业忧患意识增强,对于冰鲜鸡的开发力度逐渐增大,另一方面消费者对于冰鲜鸡的接受程度和对禁售活禽政策的理解程度在逐年提升。行业未来一方面是建立健全冰鲜鸡生产流程,另一方面是配备专业的冷链设施,通过商超、电商、批发、专卖店等多种方式,拓展冰鲜鸡的营销。

  在我国黄羽肉鸡养殖企业里,生产模式多数是“公司+农户(或家庭农场)”模式。农户在该模式下养鸡,只需要搭建鸡舍和缴纳部分押金即可。 企业凭借自身资金和技术优势,为农户提供雏鸡、饲料、防疫、兽药及技术支持。肉鸡出栏后由企业以统一价格进行回收。该模式的特点是充分发挥了合作双方优势,因此过去十几年里发展速度较快。然而近年来,该模式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在市场行情出现较动时,容易出现合作一方不遵守合同的现象,造成企业或农户损失,从而产生纠纷;同时,在食品安全日益受到重视的情况下,企业对农户养鸡的过程控制也存在一定的隐患。根据《中国禽业发展报告(2018 年度)》,传统“公司+农户”模式的弊端最突出的是两个方面,一是养殖效率有待提高,二是产品存在安全风险。 随着黄羽肉鸡产业进入转型期,一些企业已经认识到其中的问题,并逐渐调整生产模式。未来行业整体生产模式将呈现由“公司+农户(或家庭农场)”向“公司+基地+农户(或家庭农场)”等方向转变的趋势。

  大型畜禽养殖场在劳动效率和饲料成本方面优势明显。大型畜禽养殖场配备更多专业设备,使得每个劳动力可养殖的畜禽数量大幅增加,使得大型畜禽养殖场在劳动效率方面具备显著优势。同时,大型畜禽养殖场可实现集中采购饲料、疫苗和药物等物资以及自备饲料生产工厂,因此在饲料成本方面具备较强优势。此外,规模化与技术进步相互促进,引发良性循环。规模化养殖企业通过在专业技术和专业设备上的资金投入,实现了养殖技术的改善和生产效率的提升,最终使得其盈利能力高于行业平均,获得显著的资金优势。未来,大规模畜禽养殖企业的内在规模经济效益将不断显现,促使养殖场规模化程度跃升。

  规模化公司制作的商品代畜禽更受下游食品制造企业、屠宰企业和肉品批发市场青睐,主要原因是:(i)大规模采购有利于下游企业降低运输成本及稳定开工率;( ii)散养或中小规模养殖场生产畜禽肉类质量和安全难以得到保证,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概率要远远高于规模化养殖企业。对于直接面对消费者的食品制造企业、屠宰企业和肉品批发市场而言,如果出现食品质量问题,对其品牌的负面影响巨大。未来,随着食品制造企业、屠宰企业和肉品批发市场规模化和集约化的进一步提升,将会继续推高对畜禽养殖行业规模化程度和集中度提升的需求。

  随着畜禽养殖行业整体规模的不断扩大,畜禽养殖场排出的污水、粪便、气体等如果不加以处理,都会对空气、水和土壤等各环境因素造成污染。近年来,国家和各地政府陆续提出了严格的畜禽养殖环保要求,使得畜禽养殖行业面临较大压力。2018年 1 月,农业部办公厅印发了《2018 年畜牧业工作要点》,提出继续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全面实施粮改饲政策,推动规模化养殖水平,提升中小养殖场户的生产经营水平。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和居民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显著推动了鸡肉和猪肉的消费升级,消费者更加注重追求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消费者对鸡肉和猪肉的营养价值和口感味道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将使得商品肉鸡和商品肉猪的品种更加多样化。此外,由于我国近年来食品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国家对食品安全制定的相关法规和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要求将促使肉鸡和肉猪养殖企业更加严格地控制其养殖环节的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会影响消费者食品安全信心,对行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鸡肉食品安全控制是一个贯穿肉鸡养殖、饲料生产、屠宰加工、物流仓储直到消费者餐桌的全程控制体系。药物残留过量、微生物污染、滥用食品添加剂等均可能危害到鸡肉消费者,造成食品安全事件。一旦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件,行业内所有企业都将受到重大影响。相对于单一业务环节的肉鸡养殖企业或肉鸡屠宰加工企业而言,一体化经营的肉鸡养殖屠宰加工企业对食品安全、质量的控制能力更强,能够更有效的保障产品质量及卫生标准。

  疫病的爆发与传播,一方面给发生疫情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直接损失,造成鸡只减产、扑杀防疫费用增加、销售受阻、生产计划紊乱等不利影响。另一方面,亦会进一步影响消费者心理,进而影响市场需求,导致销售萎缩,造成行业整体性损失。

  规模化肉鸡养殖需要较多符合养殖环境要求的土地进行养殖场建设,特别是全部采取自养模式的企业,由于无法利用小块闲置分散土地,土地资源对该类企业的发展限制尤为明显;另外,饲料生产、屠宰加工等工业化生产也有一定的用地需求。因此,行业内企业实现规模扩张,需寻求适合企业的有效模式,以解决土地资源有限与企业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

  玉米与豆粕是肉鸡饲料的主要原材料。作为大宗农产品,玉米、大豆因国内外粮食播种面积、气候条件、国家农产品政策、市场供求状况、运输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价格波动性较为明显。如农产品价格波动风险不能有效向下游转移,将对本行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在我国,黄羽肉鸡散养一直是农民主要的家庭副业之一,有着悠久的养殖传统。但与散养不同,规模化黄羽肉鸡养殖企业对饲养环境、技术、资金投入、经营资质、销售渠道等因素要求较高,存在较高的进入壁垒。对于新进企业,存在以下进入障碍:

  对于大规模畜禽养殖企业而言,对饲养环境要求较高。黄羽肉鸡饲养场地一般要选择在地势高燥、隔离条件好、周边人员活动少、其他禽类饲养数量少、污染源少的区域。规模化畜禽养殖由于饲养密度大,疫病风险较集中,必须选择有利于物理隔离、疫病控制的养殖环境。另外,大规模养殖存在地域壁垒,养殖企业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也非常重要,例如养殖区域山峦叠嶂,是疫情隔离的天然屏障。

  黄羽肉鸡养殖需要长期技术积累和摸索,其他企业很难短期直接涉足该领域。由于黄羽肉鸡规模化养殖涉及饲料营养技术、孵化、 养殖管理、疫病防治等方面,特别是防疫设备完善和防疫技术领先的企业在疫情爆发时能够避免致命打击而留存市场。同时,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重视,只有在防疫、药物残留控制、质量控制、肉类先进屠宰加工技术等方面达到或超过相关的技术标准,才具有市场竞争力。另外,标准化、规模化的养殖及屠宰加工企业需要拥有从事饲料生产、雏禽孵化、畜禽养殖、疾病防控、屠宰加工等诸多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产业工人。只有各类人才的有机协作才能保障各业务环节的整体高效运行。而人才的培养、经验的积累以及高效的协作都需要较长时间,行业存在一定的人才壁垒。

  大规模畜禽生产需要大量资金用于经营场所建设、生产设备和原辅材料购置及日常维护与防疫体系建立。为保持生产的持续、稳定和规模化的种禽及商品肉禽存栏需要投入大量的设施和资金,同时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和禽舍设备,对养殖企业的资金实力提出较高要求。另外,大规模的全产业链企业经过多年的资金投入和经验积累,在区域内具有一定的定价权优势。因此资金实力弱、养殖成本高的中小企业竞争力较弱,行业存在资金投入壁垒。

  畜禽养殖行业是国家重点监管的行业之一,养殖企业均需取得国家特许经营许可证照方可经营,并须接受监督检查。肉鸡养殖企业根据其产业链覆盖程度,在肉鸡养殖、饲料生产、屠宰加工业务环节均需取得相应的生产经营资质许可。对于行业新进企业,行业具有一定的资质壁垒。

  2006 年 11 月 20 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整顿和规范活禽经营市场秩序加强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的意见》,要求“率先在大城市逐步取消活禽的市场销售和宰杀,推行‘禽类定点屠宰、白条禽上市’制度”。随着社会的发展,冰鲜产品和熟食产品的消费将逐渐代替活禽消费市场。传统企业的销售渠道主要依靠活禽市场,销售渠道单一,一旦出现疫情,销售渠道受到限制和堵塞。因此行业内规模化企业已通过各种方式与不同客户长期合作而建立多渠道销售途径,从而提高市场占有率并应对突发疫情。

  公司的黄羽鸡养殖业务涵盖育种、种鸡饲养与繁育、商品肉鸡孵化与养殖、饲料生产、商品肉鸡屠宰的完整产业链,主要业务流程如下:

  公司采购的主要原料是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以及药品疫苗,实行“本部集中采购,区域采购中心辅助”的采购模式。公司设立由主管采购的副总裁、采购部负责人、技术部负责人、饲料生产相关人员组成的采购领导小组,根据各生产部门、饲料部和各药品仓库每月度采购计划,制定总采购计划和资金预算,交由总裁办公室审核,最终确定采购计划。公司采购部负责采购计划的具体实施,并承担公司本部及各子公司统一采购工作。 同时,为充分掌握各地原材料价格信息,公司成立了片区采购中心,由公司采购部统一管理。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采购业务管理制度体系和监督体系,在饲料原料采购上紧盯国内外大宗原材料的行情走势,在药品疫苗采购上采用集中投标方式,充分发挥了集中采购的成本优势,并有效保证了采购产品的质量。

  公司在黄羽肉鸡及肉鹅养殖业务上实行紧密的“公司+合作社+农户”合作模式。公司负责品种繁育、种苗和饲料生产、药品疫苗等养殖物料采购,全程提供养鸡技术指导,并负责成品鸡回收与销售;合作农户负责提供符合要求的养殖场地、养殖设施和劳动力。合作农户接受公司委托养鸡,应同时加入与公司有合作关系的专业合作社。公司出资设立风险基金,所有权归合作社,以此承担大部分自然灾害或重大疫病风险造成的损失。合作社是农户自治组织,是公司与农户沟通交流的纽带与桥梁。当前合作社在合作养殖过程中主要负责风险基金管理、免疫及运输等辅助服务工作。

  公司在“公司+农户”的合作养殖模式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展“公司+合作社+农户”合作模式,引入合作社这一新型农户自治组织,并支持、鼓励合作社在合作养殖中承担风险基金管理、组织农户互助自律等职能,在有效地调动农户提高生产成绩、进行诚信经营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公司在合作养殖模式下所面临的生产经营风险。合作社组织对公司与农户之间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起到平衡与沟通作用;合作社作为国家大力鼓励的农民新型生产组织政策的积极响应与实际践行,符合我国实际国情与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向,有利于推行我国农业生产在市场环境下走向“再合作”,更好地抵御市场风险。

  随着现代乡村建设对土地高效利用和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国家政策对规范化、规模化养殖的鼓励与引导,黄羽鸡养殖行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转型升级压力。在此背景下,公司在坚持“公司+合作社+农户”核心模式的基础上,以多种合作方式建设“美丽牧场”型商品肉鸡养殖小区,全面推进全环控鸡舍,包括笼养鸡舍的建设,推广散装料仓改造,在用地、环保、景观等方面完全契合现代乡村、美丽乡村的建设方向,同时进一步提高了养殖集约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合作农户商品肉鸡的全程饲养更高效,有效提升了公司养殖效率,促进公司黄羽鸡产能增长,努力为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作出更大的贡献。

  公司商品肉鸡销售工作由公司营销部统一管理,各子公司销售部具体执行,公司的毛鸡销售主要通过各子公司的销售平台进行。公司大部分商品肉鸡由批发商经屠宰后通过农产品批发市场或农贸市场、商超等终端销售给消费者,一部分由全资子公司江苏立华食品自行屠宰加工成冰鲜鸡和冰冻鸡肉产品后,经下游批发商、电商、商超进行线上线下销售。为应对活禽禁售政策带来的影响,各分子公司积极行动,通过与第三方合作进行生鲜鸡的加工,下沉拓展和建立零售渠道,扩大公司生鲜鸡品牌的直接影响力。公司已注册成立多家冰鲜鸡加工企业,计划利用江苏立华食品积累的冰鲜鸡生产管理和销售经验,在各一体化养鸡子公司所在地加快建设黄羽鸡屠宰产能,布局全国各销售区域的生鲜鸡销售渠道。公司黄羽鸡销售板块将面对市场要求,积极转型,通过扩大自有屠宰加工产能及提升冰鲜鸡品牌知名度,加快产业链向食品端延伸的速度。

  公司目前已形成涵盖饲料生产及销售、种禽繁育、家禽饲养及销售、禽类屠宰加工及销售生物肥生产及销售的全产业链企业。公司主要业务流程及经营模式如下:

  农户代养模式是在业内普遍采用的“公司+农户(或家庭农场) ”的形式基础上,公司与农户签订代养合同,建立公司与农户之间的代养关系。合作模式为公司统一提供禽苗、饲料、疫苗药品、技术服务和统一活禽回收,农户(或家庭农场)以保证金、栏舍设备和劳动力等资源作为基本条件参与到公司的产业链管理中来,并负责畜禽的饲养管理环节。在此模式中,公司通过代养体系对代养户的养殖业绩进行考核,即按照约定绩效考核指标,对代养户的养殖成果扣除物料消耗及领用的生产物资,核算出代养户的代养费用后进行结算。

  在此模式中公司承担养殖的市场风险,代养户承担养殖管理风险。公司通过与农户建立明确的代养合同关系,在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控制成本, 提高产量,增加产品市场竞争力;代养户需要在养殖中按公司要求进行饲养管理,提高优质家禽的出栏率,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公司与代养户关于代养风险分担的责任划分机制为:(1)代养户需按照公司的养殖规范要求进行养殖,若属于代养户因管理不善或自身养殖技术较差等原因导致亏损的,则由代养户自身承担风险;(2)若因公司管理不到位造成代养户亏损的,公司亦会酌情给予代养户补贴;(3)如果因自然灾害或意外事件等导致代养户发生损失,代养户可以向公司提出补损申请,详细描述损失发生过程和原因,公司对代养户亏损原因、损失情况进行核实,与代养户进行友好协商后酌情给予代养户部分补贴,一定程度上弥补代养户的亏损。

  在多年的黄羽肉鸡饲养历程中,公司通过探索、借鉴其他养殖行业的先进经验,结合自身具有的饲料加工、种禽繁育、禽蛋孵化及肉鸡饲养等环节丰富的经验和完善的销售渠道,同时考虑了产品质量、食品安全、规模化效应、公司发展需求等因素,创设了新的黄羽肉鸡养殖模式,即标准化基地自养模式。在此模式中,公司的标准化养殖基地由自养部统一管理。公司自建饲养场饲养,集饲料加工、种鸡养殖、种蛋孵化、肉鸡饲养、屠宰加工、产品销售为一体,整个生产过程由公司统一控制,疫病防控和食品安全体系统一、产量稳定,标准化养殖提升了禽类产品的生产效率,同时,通过建立完善的全程质量控制和食品安全监控体系,保障了鸡肉产品品质和食品安全。通过建立公司自己的标准化养殖基地,有效弥补和降低了单一的“公司+农户(或家庭农场) ”代养模式中存在的缺陷和违约风险。

  公司的标准化养殖具有改善养殖条件、提高生产性能、降低疫病发病率等优势,可有效解决目前养殖业面临的环境污染严重和疫病多发等问题,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和企业高效运转,未来标准化养殖将成为禽类养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

  公司活禽产品客户主要为自然人。公司根据客户的需求制定订单,经销售部汇总后通知代养户/养殖基地于次日早上按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品种、规定的数量将活禽送达公司大鸡回收平台,再由公司的调度员根据客户的订单配货。

  随着禽类定点屠宰、白条禽肉上市制度在全国的逐步推行,部分大中城市关闭活禽市场。随着居民环保和食品安全意识的逐步的提升,发展冰鲜产品将成为养殖行业的最终发展方向。在黄羽肉鸡养殖行业中,大部分企业并未涉足冰鲜领域,主要是因为冰鲜产品的自身特性和行业内企业技术实力普遍不足,例如冰鲜产品如何突破运输半径限制、如何在保鲜的前提下延长食物的保质期、如何适应不同人群的消费习惯等。而公司较早开始探索冰鲜产品的销售模式,公司对冰鲜禽肉产品的积极开拓和持续探索使公司的冰鲜产品已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特别是在H7N9疫情爆发时对公司的利润支撑起到了积极作用。

  公司冰鲜禽肉产品通过食品产业园、子公司湘佳电商及湘佳(武汉)食品对外销售,其中食品产业园主要向各大超市销售,子公司湘佳电商及湘佳(武汉)食品负责对企业、学校、酒店、电商平台销售冰鲜产品。公司向超市销售的冰鲜产品以整鸡为主,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对外采购了部分冰鲜鸡、鸭及鸡鸭分割品进行销售,同时公司在超市的营销人员会根据客户要求做分割销售;对企业、学校、酒店、电商平台销售的主要为整鸡。

  理论上,一套应该指一只公鸡配以一定数量的母鸡为一套,比如有的祖代鸡场一只公鸡配十到十二只母鸡为一套,但现在一般个体养殖户都是以母鸡的只数代表套数,比如有6000只母鸡配以一定数量的公鸡,则认为是6000套。

  (注:参考内容:立华股份2021年年报、立华股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招股意向书;东莞证券魏红梅2022年文章《肉鸡养殖行业深度报告:关注产能去化,寻找边际拐点》;圣农发展2021年年报;温氏股份2021年年报、温氏股份创业板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仙坛股份2021年年报、仙坛股份招股说明书;湘佳股份2021年年报、湘佳股份:湖南湘佳牧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益客食品2021年年报;益生股份2021年年报;萝卜投研产业定义;词条解释)

  (注:文章并非原创,而是对上述参考内容进行整合得到,公众号知白游以及知乎号知白游里面的农林牧渔板块皆是对所参考的内容进行整理得到,如有侵权,请联系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