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产品

产品

五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在云南大学建校100周年暨创新发展大会上作主旨报告

发布时间:2023-12-09 06:14:26 来源:产品

  原标题:五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在云南大学建校100周年暨创新发展大会上作主旨报告

  2023年4月20日,云南大学建校100周年暨创新发展大会隆重举行。作为大会的重要环节,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原院长、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原院长,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原副院长、农业部原副部长李家洋,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原校长、中科院原副院长王恩哥,中科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张启发,以及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朱敏,为云南大学师生带来了5场精彩的主旨演讲。中科院院士、云南大学校长方精云主持大会主旨演讲。

  ,著名化学家和纳米科技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英国皇家学会、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长,第十八、十九届中央委员,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民族委员会主任委员。

  院士以《碳中和愿景下的能源科学》为题作主旨演讲。指出,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所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全球性的非传统安全问题,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中国在降低碳排放、推动绿色发展方面作出了巨大的努力,不仅彰显了作为世界大国的责任担当,也是推动我们国家能源结构、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自身发展需要,对我国实现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备极其重大战略意义。强调,作为世界最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实现碳中和是一场硬仗,其关键是能源革命。还阐述了化学家视野下的未来高效洁净能源系统,他从化石能源优化利用、清洁能源规模化应用、二氧化碳转化利用等三方面,详细地理解阅读了能源科学如何支撑实现碳中和。强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我们要逐步加强基础研究,强化原始创新,在能源转型和减碳领域中,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同时,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企业要紧密合作,各领域的专家学者要一起努力、携手并进,为实现“双碳”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李家洋,著名植物分子遗传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英国皇家学会、德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农业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

  李家洋院士以《种子科技:百年征程与展望》为题作主旨演讲。李家洋指出,粮食安全事关重大,种业是保障食物安全的核心,现代科学的发展为推动育种技术进步带来了源动力。李家洋回顾了驯化育种、引种这两次农业革命的历程,解读了科技如何在玉米、杂交水稻、小麦等作物选种、育种、引种中发挥及其重要的作用。李家洋还从保障粮食安全与战略资源自给、培育抗逆品种用于边际土地利用、有效解决“资源消耗多、普通品种多、损失浪费多、功能品种少、国际竞争大”的问题、培育超级品种、解决科研育种两张皮的问题、培育全新作物类型、推动智能育种、新型农业模式探索、育种创新链条的体制创新等方面对未来作物创制进行了展望。李家洋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以新型制打造国家种业战略科技力量,为实现“前沿研究-技术集成-产品研发-示范推广”全链条融合,重新构建新型种业科学技术创新的单元构架、组织模式、评价机制而努力。

  王恩哥,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

  王恩哥院士以《基础研究是科学技术创新的源动力》为题作主旨演讲。他指出,当今的科学技术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法。大自然是人类诞生的环境,而技术是人类为自己所创造的环境。人类从未停止过对自然奥秘的探索,主要是依靠哲学和科学这两大工具。哲学借助于思考和推理,科学借助于数学和实验,又通过技术来影响人类的生活。王恩哥以伽利略、牛顿、伦琴、汤姆森、卢瑟福等科学家在各自领域深入研究的经历,回顾了人类一步步探究真理的过程。王恩哥指出,基础研究是科学技术创新的源动力,从基础科学到成果产业化是一场接力赛,我们要努力促成并牢牢把握好转化中的体制机制改革,不断的提高科学技术创新资源的集聚力、高端科学技术人才的凝聚力、原始技术的创造力、新兴技术成果的转化力、充足的金融资本整合力和科学技术创新生态环境的服务力,在国家需求引导下聚焦重大基础科学问题、变革性技术的基础理论问题,强化对前瞻性科学问题的把握,更有效地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

  张启发,著名作物遗传育种和植物分子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协原副主席。

  张启发院士以《奉献对人类和地球都健康的食品》为题作主旨演讲。张启发从粮食安全理念的演进、粮食安全的标准、地球系统过程与食品生产相关的六个关键科学指标及量化边界、食品生产的环境效应、健康膳食推荐等方面深入浅出地解读了关于粮食安全的理念。张启发还从绿色超级稻培育的基本策略、认定标准、大面积示范推广等方面阐述了从绿色超级稻到绿色农业的演变。张启发指出,我国稻米产业正经历由数量驱动向以数量为基础的品质驱动的变革,面对“调结构、提品质、增价值、促效益”这一重大战略转型和前所未有的机遇,应当以“绿色品种、绿色种植、绿色防控、绿色稻田”为标准,大力推动绿色稻作,提高稻米安全。张启发还对未来健康食物搭配方式发出了倡议,他指出,健康的四大支柱是遗传基因、食品健康、生活小习惯和医疗卫生,在未来,营养食品-基因组学(遗传学)—健康医学的科学与产业联动发展应成为人类健康科学的模式和方向。

  朱敏,著名古鱼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原所长。

  朱敏院士以《从鱼到人:以史为鉴,探源求真》为题作主旨演讲。朱敏介绍了生物演变历史上几次重大事件,结合长鼻目演化、脊椎动物“从鱼到人”的演化、澄江生物化石群、志留纪化石层揭示早期有颌类的崛起与多样性、脊椎动物的崛起等内容,回答了“我们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一问题。朱敏指出,古今结合,将现代生物多样性危机放进地质历史的框架中分析,是人类认识当今地球生物和环境协同演变规律的重要方法。在生物演化本身方面,应用日新月异的成像技术进一步发掘新、老化石材料蕴含的解剖学信息,将加强完善现有的有颌类系统演化框架,并加深对有颌类重要器官和身体构型演化的认识。使用大数据和数理统计模型对各主要生物类群在这一时期的宏演化样式及相互间演替关系开展研究,有可能揭示外因之外的生物间相互作用对各主要生物类群兴起与灭绝的影响。在地质背景方面,对特异埋藏化石库开展埋藏学和沉积学研究,也将解开华南发现的大量志留纪完整有颌类化石之谜。

  5位科学家的演讲深入浅出,图文视频并茂,充足表现了他们在各自研究领域深入思考和不停地改进革新的学术成果,也展现了大家们的睿智和风采。现场聆听主旨演讲的云大师生们都表示,5位科学家的报告极具国际化视野,又立足中国大地,契合中国实际,是一场精彩的高端学术盛宴,让师生们既加深了对学科前沿热点的认知与理解、开阔了学术研究视野,也对学术研究的方法、路径有了更深刻的思考,进一步激发了师生们对学术追求的热情和信念,并对学校相关学科的建设乃至“双一流”建设有着积极的启示和推动作用。

  方精云院士在主持中对5位科学家于云大百年校庆之际莅临学校,为我校师生奉献高水平的精彩演讲表示衷心感谢。方精云希望云大师生在聆听了5位大家的演讲后,能拓展眼界、拓展思维,逐步的提升自身学术水平,收获丰硕的学术成果,为云南大学“双一流”建设贡献力量。